寂寞衡门傍水开,放翁曳杖此徘徊。
林疏时见钓篷过,风急忽闻菱唱来。
讲罢绳床悬麈柄,斋馀童子供茶杯。
解衣许我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
【诗句注释】
- 过猷(yóu)讲主桑渎精舍:拜访桑渎寺讲主。猷,姓。
- 寂寞:寂静。
- 衡门:横木为门的门。衡,横木。
- 放翁曳杖:指陆游。放翁,陆游晚年自号。曳杖,拄着拐杖。
- 徘徊:来回走动。
- 林疏时见钓篷过:树林稀疏,时常看见渔船在过河。
- 风急忽闻菱唱来:风吹得猛烈,忽然听到菱角的声音。
- 绳床:竹制的床。
- 麈柄(zhǔ bǐng):麈尾,佛教中的一种法器。
- 童子:小和尚。
- 斋余:饭后休息的时候。
- 解衣:脱掉衣服。
- 许我闲摩腹:允许我随意抚摸肚子。
- 幽窗梦一回:在深深的窗户里做一次梦。
【译文】
在衡门旁边,水边开了一座精舍,我拄着拐杖在这里漫步徘徊。
树林稀疏,时常能看到渔船过河,风势猛烈,忽然听到菱角的声音。
讲完课,放下手中的拂尘,让弟子们去喝茶,休息的时候,我脱掉衣服,随意抚摸肚子,又做了一个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访问友人并游览了桑渎寺后的即兴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水边的精舍里漫步徘徊的情景,通过“寂寞”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渔人、菱角等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僧人讲解经文、打鱼、以及在斋饭之后放松身心的场景。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自己解衣和梦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