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之年又四年,也骑瘦马趁朝天。
首阳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
笔墨有时闲作戏,功名到底是无缘。
都城处处园林好,不许山翁醉放颠。
【注释】
初到行在:刚到皇帝居住的所在。
六十之年又四年:诗人自指年已六十,又过了四年。
也骑瘦马趁朝天:也骑着瘦弱的马匹,赶着朝见天子。
首阳柱下孰工拙:谁是谁非,难以分辨。
从事督邮俱圣贤:做官从政,都是圣贤。
笔墨有时闲作戏:有时写写画画,玩玩笔墨游戏。
功名到底是无缘:到底与功名无缘。
都城处处园林好:京都到处是美丽的园林。
不许山翁醉放颠:不允许山翁(陶渊明)喝醉了酒而胡说颠倒。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
首联“初到行在”,点出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归隐后的居所;“六十之年又四年”,点出诗人归隐的时间。此二句言诗人因不满当时官场黑暗、污浊不堪,才毅然弃官归隐,远离尘世,过一种清高淡泊的隐居生活。
颔联“首阳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诗人以商隐为比,认为商隐虽曾做过小官,但能坚守节义,不为五斗米折腰,因而是一位圣者(贤人)。诗人用这一对偶句来赞扬商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即要像商隐那样,做一个清贫正直、不贪富贵的人。
颈联“笔墨有时闲作戏,功名到底是无缘”两句,写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以及他对此的无奈。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却十分厌倦。他喜欢写字画画,喜欢写诗作文,但这些都是他的一种消遣,而不是真正的事业。他渴望得到名利,但却始终得不到。这种矛盾的心情,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尾联“都城处处园林好,不许山翁醉放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都城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无论是繁华的京城还是宁静的山村,都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美。因此,他并不羡慕那些生活在都市的人们,也不想去追求名利。他只想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过着平淡无奇但又充实的日子。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通过对商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商隐和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清高品质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