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沾衣喘不供,孰知有此快哉风。
新凉忽觉从天下,残暑真成扫地空。
恰转轻雷过林坞,已吹好雨到帘栊。
幽人病愈闲无事,剩赋歌诗乐岁丰。

【注】①快哉风:《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王逸《章句》:“言秋风之来也,飘飘然兮荡荡,其势疾疾而徐,若人之行于道也。”②残暑:指暑气未尽。③林坞(wù):树丛。④帘栊:窗帘门扉。

八月一日微雨骤凉,流汗沾衣喘不供,孰知有此快哉风?

八月一日天刚一露头,就下起了细雨,顿时使人感到一阵清爽,汗珠沾湿了衣襟,呼吸急促,哪知道竟有这样的快意的秋风啊!

新凉忽觉从天下,残暑真成扫地空。

突然间感觉到一股凉爽从四面八方吹过来,暑热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恰转轻雷过林坞,已吹好雨到帘栊。

正当我准备休息之时,一声惊雷划破长空,接着是一阵淅淅沥沥的好雨洒进窗棂之中。

幽人病愈闲无事,剩赋歌诗乐岁丰。

我这一位隐士已经痊愈了,没有什么事情可干,只好把余下的时间用来吟写诗歌以自娱,享受这丰收年景带来的快乐。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山中时。前四句写初秋时节的景色和感受。首句“八月一”,点明时间,次句“微雨”承上启下。第三句“孰知”,反诘语,表现对突然而来的清凉的惊喜之情。“快哉风”三字,将秋风比作快马,形象生动。

后四句抒发作者的喜悦心情。“新凉”、“残暑”分别点出季节变化,“忽觉”、“真成”表明感受迅速、深刻。“恰转”、“已吹”两个短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过程。最后两句用典,“幽人”指隐者或隐士,“残暑”与下文的“新凉”呼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特色。一是善于抓住典型特征来勾勒景物,如“新凉”、“残暑”等;二是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渲染气氛,如“快哉风”三字就是对清风的形象化的描写;三是善于捕捉瞬间的感受来进行表达,如“新凉忽觉”一句即写出了诗人的感受。

此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