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茆屋镜湖旁,乔木苍烟一径长。
酒贱过门多醉叟,天寒栖亩有馀粮。
歌呼草市知人乐,箫鼓丛祠喜岁穰。
只道老来诗思尽,未妨击壤颂时康。

【注释】

晚步门外书触目:傍晚时分,在城外散步时,看到书。

数椽茆屋:几间的茅草房子,指读书处。

镜湖:即南湖,位于今安徽芜湖市。

乔木苍烟一径长: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一条小路延伸至远方。

酒贱过门多醉叟:酒价很低,路过的人都喝得醉醺醺的。

天寒栖亩有馀粮:天气寒冷,农民在田地里休息时,粮食足够吃一年。

草市:集市。

箫鼓丛祠:许多祭祀用的乐器的声音。

只道老来诗思尽,未妨击壤颂时康:只知道老年的诗思已经枯竭,但可以歌颂太平盛世。

【译文】
傍晚时分,在城外散步时,看到书。
几间茅草房子,位于镜湖旁,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一条小路延伸至远方。
酒价很低,路过的人都喝得醉醺醺的。
天气寒冷,农民在田地里休息时,粮食足够吃一年。
草市上,人们欢声笑语;丛祠里,乐器奏出欢快的音乐。
虽然知道老年的诗思已经枯竭,但可以歌颂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的一首七律,描写了作者晚年的生活和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作者在城门外散步时,看到了几间茅草屋和一片茂盛的树林,还有一条通往远方的小径。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喜爱和感慨。
诗中的“酒贱过门多醉叟”一句,描绘了作者在酒肆中饮酒的情景。这里的“酒贱”可能指的是酒的价格低廉,使得许多人都能买得起酒来享受。而“多醉叟”则可能是指那些年迈的老人喜欢喝酒,常常喝醉。这句诗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传达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中的“天寒栖亩有馀粮”一句,描述了农民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如何度过。这里的“栖亩”可能是指他们在田间地头休息或睡觉的地方。而“有余粮”则可能是指他们有足够的粮食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句诗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草市”、“丛祠”,分别描绘了农村集市和祭祀场所的景象。这里的“草市”可能是指农村集市的热闹景象,人们在这里购买所需的物品,交流信息。而“丛祠”则可能是指祭祀用的祠堂,人们在这里进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这句诗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
最后两句“只道老来诗思尽,未妨击壤颂时康”则表明了作者尽管年纪已大,但对生活的热爱并未减少。他仍然可以在田间劳动、享受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能写出赞美时代的美好诗歌。这里的“击壤”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播种和耕作。而“颂时康”则可能是指赞美时代的繁荣和安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和心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前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