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初驾小羊车,憔悴江湖岁月赊。
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
妖魂艳骨千年在,朱弹金鞭一笑哗。
寄语毡裘莫痴绝,祁连还汝旧风沙。

梦到洛阳看牡丹,繁华盛丽让人惊艳。

初到长安乘坐小羊车,漂泊江湖日子过得很艰难。

年老体衰已经忘了天下事,但梦中还能看到洛阳花。

千年的妖魂艳骨依然存在,朱弹金鞭一笑让人哗然。

寄语北国不要痴心妄想,祁连山的风沙还给你留。

赏析:

首句“梦至洛中观牡丹繁丽溢目觉而有赋”,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游览洛阳观赏牡丹的美丽景象,醒来后有感而作的诗歌。这里的“洛中”指的是洛阳,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也是牡丹花的代表之地,因此成为诗人梦中游览的首选之地。

次句“两京初驾小羊车,憔悴江湖岁月赊”,则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古称“两京”)初次乘坐小羊车时的感慨。长安是唐朝的首都,是当时的文化、政治中心,诗人初到此地,心情难免有些憔悴和不安。这句诗通过“小羊车”这一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忧虑。

第三句“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家乡的思念。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已经渐渐忘记了世间的纷争与烦恼,但在梦中,他仍然能够回到洛阳,欣赏那些美丽的牡丹花。这里,“洛阳花”不仅是对牡丹的直接指代,也寓意着诗人心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四句“妖魂艳骨千年在,朱弹金鞭一笑哗”则是对牡丹花的一种赞美和歌颂。诗人认为,这些牡丹花虽然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但它们的“妖魂艳骨”依然存在,仿佛是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人物的化身。而当诗人拿起朱弹(一种古代的武器)和金鞭(象征权威和力量)时,牡丹花似乎也为他的到来而欢欣鼓舞,这表现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浪漫情愫。

最后一句“寄语毡裘莫痴绝,祁连还汝旧风沙”是整首诗的主题所在。诗人借牡丹花之口,告诫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不要迷恋中原地区的生活,不要妄想占领中原大地。同时,诗人也希望草原上的人们能够回归故土,恢复那片昔日的风沙之地。这里,牡丹花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中原地区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世事的淡泊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助牡丹花的形象,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深远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