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
【解析】
此首诗的大意是:我虽然身居儒官,享受太平盛世,但穷人哪有资格与自己一起分享这太平之福呢?人到晚年,读书写字的精力已大不如前了;尽管年老体衰,但依然酷爱读书。夜深了,我对着书灯,不禁愁绪难解啊!
“枉是儒冠遇太平”,这句的意思是:虽然我是一介寒儒,但是遇到了一个太平盛世,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啊!“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这里诗人说自己虽身居高位,却仍感到不称职,有愧于“儒生”。
第二句:“穷人那许共功名。”意思是说:在太平盛世里,那些贫穷的人是没有资格和我有同样的荣华富贵的。这里的“穷人”是指平民百姓。诗人自比为贫苦的读书人,以抒发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淡泊之情。“那许”即“岂能”。
第三句:“枯肠不饱三升稷”意思是:我的肚子里空空如也,只有三斗米那样小。这里诗人用比喻手法,把自己对名利地位的欲望写得淋漓尽致。“三升稷”指的是古代一种容量较小的粮食容器。
第四句:“皓首犹亲二尺檠”意思是:我虽然年纪已高(皓首),但依旧喜爱着读书写作,离不开书桌上的灯光。“皓首”指的是头发已经花白。
第五句:“寓世已为当去客”意思是:我已厌倦了世俗生活(当去客),不愿再去追求功名富贵。“当去客”在这里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意思。
第六句:“爱书更付未来生”意思是:我把一生所喜爱的书籍全部留给未来的人吧。“未来生”指的是后人。
最后两句:“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意思是:夜已深了,我独自坐在书桌旁,抚摸着泛黄的书卷,心中愁闷不已,只好抬头看看天边的北斗星。“斗柄”指北斗七星,古人常用它来指示季节和方向。诗人通过观察北斗星的位置变化,寄托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答案】
示例:
春夜读书
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
译文:
枉然身为一介儒官,遇到太平盛世,却只能和穷人一样无福共享;人到老年,读书写字的精力已大大减少,尽管年老体衰,但仍喜欢读书。夜幕降临,我独自坐在书桌旁,抚摸着泛黄的书卷,心中愁闷不已,只好抬头看看天边的北斗星。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写自己虽身居高位、享受太平之盛,却仍感到不称职,有愧于一介寒儒;而自己对名利地位的欲望又表现得十分强烈。全诗情感真挚,笔力沉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