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残年脱絷鞿,功名不恨与心违。
绿陂细雨移秧罢,朱舫斜阳擘纸归。
花市丹青卖团扇,象床刀尺制单衣。
白头曳杖人争看,共叹浮生七十稀。
【注释】
天:指皇帝。残年:年老。脱絷鞿(zhì qiáo):《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少治春秋,事长君三年不称,退复精于《春秋》。后以“脱絷鞿”谓隐居。
功名:功业与名望。不恨:不以为憾。与心违:违背自己的意愿。
绿陂:池塘。细雨:春雨。移秧罢:移栽完毕。朱舫:大船。斜阳:日偏西。擘纸:用纸做画稿。归:归来。
花市:街市。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团扇:圆形的扇子。卖:出售。团扇:圆形的扇子。象床:象牙雕饰的床。刀尺:裁衣的工具。单衣:单人穿的衣裳。
曳杖:手拿拐杖。曳:拖,引。曳杖人:老人。争看:争相观看。共叹:一齐感叹。浮生七十稀:人生七十岁已经不多了。浮生:浮游的生涯,即人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春夏之交,心情舒畅之际所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天遣残年脱絷鞿,功名不恨与心违。”起笔点明自己的年纪已高,但仍不后悔当初放弃功名而选择了归隐的生活。这两句中,诗人运用了“遣”“与”“不恨”等词语,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颔联“绿陂细雨移秧罢,朱舫斜阳擘纸归。”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诗人在绿油油的池塘边,看着细雨滋润着嫩绿的秧苗,然后乘着大船,斜阳下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这两句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细雨”“绿陂”“细雨”“绿池”等词语,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颈联“花市丹青卖团扇,象床刀尺制单衣。”继续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色。在繁华的花市上,画家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卖;而在一张张精致的团扇上,也可以看到他们精湛的技艺。此外,他们还用象牙雕刻的床具来制作单人穿着的衣裳,这些精巧的工艺都令人赞叹不已。
尾联“白头曳杖人争看,共叹浮生七十稀。”诗人以自己为例,展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的形象,他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地行走在街头巷尾,引来了许多人们的围观和议论。他们不禁叹息地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啊!”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宝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