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诗句解读】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泫然有感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指诗人在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清晨,听到鸡啼起床后开始读书。五鼓是古代一种计时方法,一昼夜分为五更,每个时间间隔大约为两个小时(2小时)。这里的五鼓指的是早晨的第五个时刻,即天刚亮的时候。而“抽架上书”则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准备阅读。“得九域志泫然有感”是指通过阅读《九域志》,作者感到十分感动,泪水不禁流淌下来。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一事无成老已成”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过去经历的失望和无奈。这句话意味着无论他曾经多么努力,现在都已经没有成就了,这种感受使得他感到痛苦和沮丧。“不堪岁月又峥嵘”则描述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岁月无情地催促着他前行,而他感觉自己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感到困惑和不安。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愁生新雁寒初下”中的“愁生”表达了作者内心愁绪的生成,而“新雁寒初下”则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和天气的变化。新雁的归来通常预示着寒冷的冬天的到来,这也可能象征着作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睡起残灯晓尚明”则描绘了作者早上醒来时的情景,虽然天色已经破晓,但是室内的灯光依然明亮如初,这可能暗示着作者心中仍有未完成的愿望或是对生活的执着。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天地何由容丑虏”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他认为天地之间无法容纳那些邪恶的敌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功名正恐属书生”则表示作者担心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最终可能无法为国家带来真正的荣誉和地位。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行年七十初心在”指的是作者已经七十岁了,但他的心仍怀揣着年轻时的理想和抱负。这句话表明尽管年龄的增长使他变得更加稳重和成熟,但内心的热情并未减弱。“偶展舆图泪自倾”则描述了作者偶然翻开地图时,被其中的景象所触动,以至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悲伤。

【译文】
九月初八日黎明起床拿起架上的书读到《九域志》便情不自禁流下泪水
一事无成的老态已形成,难以忍受岁月的变迁又如此严峻
愁绪随着新雁的归来而产生,醒来时残灯仍在照亮着昏暗的夜
天地为何能容忍邪恶的敌人,功名或许只属于书生的幻想
七旬之年仍然坚守初心,偶尔翻开地图时泪滴沾湿了衣襟

赏析:
此诗以《九域志》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与不安,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努力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