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五月暑犹微,竟日南堂坐掩扉。
绿树露香莺独语,画廊风恶燕双归。
三千界内人人错,七十年来念念非。
投老万缘俱扫尽,从今僧亦不须依。
【注释】
- 吴中:即江苏一带。
- 竟日:整天。
- 南堂:书房。
- 绿树:指夏天里茂盛的树木。
- 画廊:长廊、走廊。
- 三千界内:泛指人间或世俗世界。
- 念念非:时时刻刻不是,这里指时时怀念。
- 投老:年老。
- 万缘俱扫尽:一切尘缘都扫清了。
- 僧亦不须依:出家人也用不着依赖别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夏日在清凉的南堂读书,感到十分惬意。但是诗中又流露出他因年老体衰、功业未就而产生的种种忧愁。
开头两句是说,在吴中的五月初,天气虽然还很热,但是诗人整天坐在凉爽的南堂里,不出门也不关门。这两句诗表面上写的是诗人在酷暑之中仍能保持一种闲适安逸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在暗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焦虑。因为诗人知道,自己一生勤奋努力,可是功业却始终没有达到顶峰。这种对功业无成的感慨,正是诗人内心痛苦的根源所在。因此,他在炎热难耐的夏日中,只能整天呆在凉爽的南堂里消磨时光,以消解内心的郁闷。
诗人描写了在炎热的夏夜,绿树上的露珠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只有一只鸟儿在树上独自地发出鸣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夜图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因为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陪伴着自己。
最后两句诗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诗人通过描述燕子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双双归巢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叹道:“三千界的人们都在不停地追求功名利禄,然而到头来却总是一事无成;我已经七十岁了,还时刻思念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这里的“从今”二字表明了诗人的决心,他要从此放下所有的尘缘俗念,不再依靠任何人过活。
这首诗通过对炎热夏天的描绘和作者内心的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追求功名事业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困惑。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普遍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