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
鹤雏养得冲霄汉,松树看成任栋梁。
手版永抛贫亦乐,肩舆时上老何妨。
平郊东望江城近,隐隐清笳送夕阳。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

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

鹤雏养得冲霄汉,松树看成任栋梁。

手版永抛贫亦乐,肩舆时上老何妨。

平郊东望江城近,隐隐清笳送夕阳。

翻译:

回忆起在南昌返回故乡,迁居到镜湖的清凉之地。

我精心培养的鹤雏已经飞向高空,而那棵松树也长成了栋梁之材。

我将手杖永远丢弃,因为即使贫穷也感到快乐;不时乘坐肩舆前往,对年迈有何妨害?

在平坦的原野向东遥望,江城(杭州城)近在咫尺,隐约传来远处传来的清笳声,伴着夕阳渐渐远去。

注释:

  1.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这是一组诗的题目。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共六首。“开”字下有“六首”二字,为后人所加。
  2. 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3. 镜湖:古称鄱阳湖,即今天的星子县境内。这里泛指镜湖,也就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
  4. 鹤雏:鹤的幼雏。
  5. 冲霄汉:高升入云霄之上。
  6. 松树:指樟树。这里比喻樟木,樟木可以做栋梁。
  7. 手版永抛:意指放弃做官的机会,不追求仕途。
  8. 肩舆:轿子。
  9. 老何妨:年岁已大,但并不妨碍自己出行或活动。
  10. 江城:指杭州(当时叫临安)。
    赏析: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旁隙地杂植花草》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诗人从江西南归,定居在江西星子。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组诗中的第六首。全诗通过描写东园路边杂植花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退隐田园,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与思想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