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
雪霏庾岭红丝硙,乳泛闽溪绿地材。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
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注释】
建茶:即建安茶,产于福建建瓯一带。重奁:指两层的包裹物。庾岭:今江西吉水县南,是唐代著名茶叶产地。红丝硙:一种烹茶工具,形似磨。乳泛:指烹茶时水波荡漾的样子。绿材:嫩绿的茶叶。舌本:指舌头。甘尽日:味甜一整天。鼻端:指鼻子,比喻嗅觉。鼾如雷:形容饮茶后打呼噜的声音。朋游:朋友相聚。风炉:指风炉灶,用来烹煮食物。竹下来:用竹子做的炊具。
【译文】
玉碗何从到草莱,初喜包裹打开来。
雪花霏霏在庾岭上,红丝被碾成细粉,烹茶用的水波荡漾,茶香四溢。
舌头常留甜味整天,鼻子无复像雷鸣般的呼噜声。
所以应不负与朋友欢聚,手拿风炉和竹制的炊具下锅煮茶。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友人处品尝建安茶而作。首联“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点题。建安茶产于闽北建瓯,故称其为建茶,这是诗人在友人处尝到了新茶后发出的赞叹。建茶虽好,但平时难得品尝。如今终于有幸品尝到,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颔联描写了饮茶的过程:雪白的茶花落在庾岭上,被红丝研磨成粉末;茶水被舀进茶壶里,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香气扑鼻。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品茶的情趣。颈联写品茶的感受:口中总是留着茶的味道,整日都感到香甜,鼻子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发出鼾声似的呼噜声了。这两句以茶喻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尾联点出主题:“所以应不负与朋友欢聚,手拿风炉和竹制的炊具下锅煮茶。”这里的“与朋友欢聚”指的是与好友共饮茶水。诗人通过品茶的经历,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