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忆昔西游两鬓青”一句回忆了他年轻时西游的经历。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风采,那时的头发还是乌黑亮丽,两鬓还带着青春的红润。这里的“两鬓青”形象地描绘出了杜甫年轻时的形象。
“即今镜里雪千茎”则表达了杜甫对现实的感叹。他现在发现自己已经年老,头发变白,如同镜子中的白雪一样,这是对他岁月流逝、衰老的写照。这里的“即今”和“镜里雪千茎”都体现了杜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叹。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峨眉山风光的怀念。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杜甫曾经在这里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现在他已经无法再去峨眉山欣赏那如画的风景了,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那风月之美。而“濯锦莺花已隔生”则暗示了杜甫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与自然的距离感。
接下来的“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描述了杜甫在炎热的夏日里避暑的情景。他有时会搬到凉快的地方去睡觉,但大部分时间他都会选择紧闭门窗,以防外面的暑气侵扰。这里的“避暑”和“畏人终日闭柴荆”都反映了杜甫对夏天高温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这句表达了杜甫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未完成的诗篇需要完成,于是他选择将它们寄存在秋天的泉水中,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创作。这里的“此怀恨”和“且寄秋泉一再行”都体现了杜甫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