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迢迢人迹稀,羸骖攲帽远村归。
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见月明乌鹊飞。
僧院疏钟出林岫,渔家微火耿窗扉。
闲游要是幽人事,草露从教湿短衣。

【注释】

归兴二首:指作者的《归兴八首》。迢迢:遥远,漫长。羸骖:瘦弱的马。欹帽:斜着帽子,表示旅途劳顿。羊牛:喻指夕阳。月明乌鹊飞:形容月亮明亮如洗。僧院:寺庙。疏钟:稀疏的钟声,出林岫:从树林中传来。渔家:渔人家中。微火:微弱的灯火。耿窗扉:映照着窗户。闲游:悠闲地游览。幽事:幽静的景物。草露:指露水,湿短衣:沾湿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行见闻的诗作。

首句“古道迢迢人迹稀”,写诗人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进,远远望去,只有稀疏的人迹。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孤单与艰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羸骖欹帽远村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途的情景。诗人骑着瘦弱的马,斜戴着帽子,缓缓地向远处的村庄驶去。这里,诗人巧妙地用“羸骖”和“欹帽”两个词语,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苍老、疲惫而又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三、四两句“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见月明乌鹊飞。”则是对前两句情景的进一步渲染。在这漫长的归途中,当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诗人看到一群羊和牛正在慢慢走下;而到了月亮高悬夜空之时,他又看到一群乌鹊正翩翩飞舞。这两句诗通过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

五、六两句“僧院疏钟出林岫,渔家微火耿窗扉。”则转入对寺庙、渔家的描写。在这寂静的山林之中,隐隐传来僧人寺院中的钟声;而在渔家小屋里,也能看到微弱的灯火透出窗扉。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两个场景的描述,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闲游要是幽人事,草露从教湿短衣。”则是诗人对自己此行的看法和感慨。他认为,这样的游玩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无需刻意追求什么名胜古迹;而当他看到草上的露珠时,也不禁感叹道:“草露从教湿短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孤独而又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