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住镜湖,白头仍是一臞儒。
朝眠每恨妨书课,秋穫先令入酒逋。
江路伶俜形吊影,草庵寂默我忘吾。
雨窗忽有高谈兴,筮叟医翁亦可呼。
【注释】
五十年来住镜湖:镜湖,指杭州西湖。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曾筑室于西湖边,自号东坡居士。
一臞儒:形容身体瘦弱的读书人。臞(qu),瘦。
秋穫先令入酒逋(bū):秋天收获的粮食,先被用来酿酒。
江路伶俜形吊影:江路孤单寂寞,像影子一样陪伴着自己。伶俜(língbīng),孤寂。
草庵寂默我忘吾:草屋简陋而寂静,忘却了自我。
雨窗忽有高谈兴:忽然间兴起谈论天下事的兴趣。高谈:高远的论说。
筮(shì):占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怀友之作,诗人以“镜湖”和“草庵”为背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胸中之不平与抑郁之情。
首联直陈心迹,表明自己虽年老仍住杭州,过着隐居的生活。“五十年来住镜湖”,用夸张手法写出诗人的隐逸生活之长;“白头仍是一臞儒”,以白头自嘲,说自己虽已衰老,但精神不衰,仍像一位读书人。
颔联抒写自己的无奈与感慨。“朝眠每恨妨书课”,早上读书的时候常常担心打扰了学习的时间,“秋穫先令入酒逋”,秋天的收获要先用来酿酒,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辛。
颈联写诗人孤独寂寞,形影相伴。“江路伶俜形吊影”,“伶俜”,孤独。诗人独自行走于江路上,形单影只,仿佛只有影子相伴。“草庵寂默我忘吾”,诗人住在草屋里,虽然简陋但却十分安静,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尾联表达诗人对世事的关心,渴望有所作为。“雨窗忽有高谈兴”,诗人在雨天突然产生了谈论国家大事的兴趣。“筮叟医翁亦可呼”,即使没有能力参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可以随便呼唤别人去帮忙。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