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彻花骨,霜重骨欲折。
我知造物意,遣子世味绝。

【注释】:

梅花:指梅花。清霜彻花骨,霜重骨欲折:形容寒气逼人,梅枝上挂满了霜,使梅花的骨头都变得僵硬,仿佛要折断。造物:造物主、自然。遣:送。子:指梅花。世味:世间的人情世故。绝:断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是作者在深秋时节写的。诗人以梅花喻人,借咏梅抒志,表达了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首句写寒霜扑打梅花枝上的情状。“清霜彻花骨”,说明霜下得早,霜重至深,以至把梅花枝上挂着的冰凌也冻成了白花花的,可见霜之甚寒。“霜重”二字,既点明时令(深冬),又烘托出严寒的气氛。一个“透”字,则将寒气直贯梅花肌骨,使人感受到梅花枝上的冰凌已结得很紧实了,连梅花的骨架都快要被冻断了。“骨欲折”,既写出了严寒的程度,又暗示了梅花枝上的冰凌之多,足见天气之冷。

次句说梅花经受住了严冬的考验,它虽然受冻而僵,但它仍然傲雪凌霜,不屈服于严寒的侵袭。“我知造物意”,承上句而来,诗人由眼前这枝梅花想到自然界万物都是大自然的造化,都有其生存的道理,它们都各有自己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和生存之道。“造物”,即自然、造化。诗人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然所赋予的,因此,就产生了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对待生活的想法。这里的“我知”,并非诗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是诗人主观上的体认,也就是诗人对于造物主赋予他的生活道路的自觉遵循。“造物”一词,既是诗人的自我感受,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末句是诗人的感慨与自白。诗人认为既然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那么人也应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应追求那些身外之物。诗人用“造物主”、“造化”这一概念来表达他的这种认识。“造化”一词,在这里是指大自然,是自然界的造化,而不是人的“造化”。诗人用“遣子世味绝”这一形象的说法来表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表明他要摆脱一切尘世的烦恼与羁绊,去追寻那无牵无挂的自由与宁静。“遣”有送、弃之意,诗人认为既然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那么人们就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求名禄利养之类的世俗之欲。“子”指梅花。“世味”指世间的人情世故。诗人用“遣子世味绝”这一形象的说法来表示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淡薄与疏离,表明诗人要以梅花为榜样,去追寻那无牵无挂的自由与宁静。

此诗通过咏叹梅花不畏严寒,傲视群芳的高洁品格,抒发了诗人不慕荣利、归隐自然的心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