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士腰下黄,山僧鼻端白。
放翁俱笑汝,饱饭作闲客。
【注释】这首诗描写了朝官、山僧、老翁等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在饭桌上的不同表现。首二句写朝官,三句是说“放翁”即陆游,他讥笑他们。后两句是写山僧和老翁。
【赏析】《纵笔五首》是诗人于公元1214年(宋光宗绍熙四年)所作。此诗以“朝士”、“山僧”、“饱饭作闲客”为题,从三个不同的人写起,而所指又都与吃饭有关。首联写朝士;颔联写山僧;颈联写放翁;尾联写饱饭作闲客。
全诗以酒宴为背景,通过不同人物的言谈行为,刻画出他们各自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这些人的不同态度。
首联“朝士腰下黄,山僧鼻端白”,用对比手法突出他们的不同。腰下黄色,指穿黄衣的朝士;鼻端白色,指戴白帽的山僧。“朝士”,指朝廷中的士大夫。“腰下黄”,形容其服饰华丽。《晋书·隐逸传·陶弘景》:“陶隐居,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自云当梁代长眉玄孙,好道乐饥,采药炼气,不营世务。”“腰下黄”就是陶弘景的“长眉”。这里用来指代朝士。“山僧”,即和尚。“鼻端白”,形容其服饰朴素。《旧唐书·李密传》:“初,密有僧智远者名知进,自蜀来,因谒密,密延入卧内坐。……密尝谓知进曰:‘卿本蜀中僧也,今既来我,何故不著僧服耶?’知进曰:‘某受国王恩赐,得一衲子,所以常不着。’”这里用来指代山僧。“黄”和“白”都是指颜色,“黄”和“白”在这里形成鲜明对照。
颔联“放翁俱笑汝,饱饭作闲客。”写陆游。“放翁”即陆游,时年65岁,自称老翁。《新唐书·陆贽传》:“居洛阳时,天下无事,宾客日满,衣服鲜丽,饮食丰侈,未尝不自失于色,见者或谓放翁。时人以其才任事,故称之曰‘放翁’。”“汝”,你。“饱饭作闲客”,意思是说:你们这些吃足了肚子的老家伙,吃饱了还来跟我一起吃饭,真是吃饱了撑得难受了。这一句是对前面三句的概括。
颈联“放翁俱笑汝,饱饭作闲客”,是说陆游认为朝士、山僧和放翁们的行为可笑。
尾联“纵笔五首”点题。诗人在这首诗里写了四种人:朝士、山僧、放翁(自己)、饱饭作闲客(其他一些闲人),并把他们分别作了生动形象的刻画。最后用五个“纵笔”字收结,表示诗人对这四种人的不满,并借此表达他对时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