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
云外连娟何所似,平羌江上半轮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概括答案。“月岩”是题目,直接点明了诗的主旨;全诗四句,前两句叙事抒情,后两句写景抒怀。诗人在经历了多年未登月岩之后,今天又重游此地,但已白发苍苍,感慨良多。后两句通过描绘江上的云影,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寂寞心情,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的身世之悲。
【答案】
月岩
几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
云外连娟何所似,平羌江上半轮秋。
译文:
几年来没去月岩游玩,万里归来白发已满头。
天高云淡仿佛月岩的影子,江面平缓映出秋天半轮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晚年重游月岩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开门见山,说:“几年不作月岩游”。诗人以“几”字强调时间之长,说明多年未至月岩,而今却“已白头”,表现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之感。第二句紧承上句,说:“万里重来已白头。”意思是经过漫长的跋涉,才到达了月岩,而此时已是满头白发,这既表现了诗人行程之远,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不易。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月岩之上看到的自然景象。诗人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中云朵缭绕、变幻多姿,宛如一座座山峰。诗人用“连娟”二字来形容其形态之美,可见月岩的秀丽之美。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又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了江水。江水平静如镜,映出了一轮明亮的秋月,使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尾句“平羌江上半轮秋”,不仅写出了月光照射下的江水,还写出了秋意浓浓的氛围。诗人以“半轮秋”形容秋月,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又表现了景物的变化,同时,“半轮”二字也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一轮明月写得更加明亮、圆满、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