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孤寂不禁秋,醉自凄凉醒更愁。
富贵空成守钱虏,吾今何止百宜休。

悲秋四首 其三

残年孤寂不禁秋,醉自凄凉醒更愁。

富贵空成守钱虏,吾今何止百宜休。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悲秋四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借景抒情的作品。诗中,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思考。首句“残年孤寂不禁秋”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季节和心境。诗人用“孤寂”来形容自己,暗示着人生在世的孤独与寂寞。而“不禁秋”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孤独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诗人写到“醉自凄凉醒更愁”,这里的“凄凉”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愁”则是他对未来的忧虑和担忧。这句诗通过对比“醉”与“醒”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富贵空成守钱虏,吾今何止百宜休”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守钱虏(即守财奴),意指自己一生追求财富,却失去了真正的生活意义。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如同“百宜休”(一百个地方都不合适)一样,没有一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困惑和迷茫。

这首诗是李白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感悟。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思考。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