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芬芳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枝。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注释:
九月十二日折菊:重阳节时,人们会折下菊花来插在头上,所以称这个节日为“重阳节”。
黄菊芬芳绝世奇:黄菊花的香气芬芳无比,可以说是世间罕见的奇花。
重阳错把配萸枝:因为重阳节是插茱萸的日子,所以人们错误地认为菊花应该和茱萸一起插在头上。
开迟愈见凌霜操:菊花开得晚,却更能显示出它不畏严寒的品质,就像一位在霜雪中坚守岗位的战士。
堪笑儿童道过时:这些孩子只知道重阳节要折菊花,却不知道菊花真正的含义,真是可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傲立霜雪的品质。诗中写道:“黄菊芬芳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枝。”这里,诗人用“黄菊”和“茱萸”两种花进行了对比,强调了菊花的香气之独特、美丽。然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重阳节被人们误用来替代茱萸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种错误的批评。接着,诗人用“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来形容菊花的坚韧与高洁。这里的关键词是“凌霜操”,意味着菊花能够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一种高尚的品格。最后,诗人以“堪笑儿童道过时”结尾,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欣赏菊花真正价值的孩子的嘲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哲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