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桂枝今所无,一生到处问樵夫。
细思不独人间少,月里何曾有两株。

诗句:小山桂枝今所无,一生到处问樵夫。}

小山桂枝今所无,一生到处问樵夫。

细思不独人间少,月里何曾有两株。

注释与赏析:

  • 诗句原文
    小山桂枝今所无,一生到处问樵夫。
    细思不独人间少,月里何曾有两株。

  • 诗意解析

  1. 第一句“小山桂枝今所无,一生到处问樵夫。”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去的珍贵事物——小山桂枝的感慨。桂枝象征着高尚和贞烈,但在陆游的时代可能已不再广泛存在。通过四处询问村民,诗人试图了解这一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2. 第二句“细思不独人间少,月里何曾有两株。”则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诗人认为不仅人间稀少,月亮中的桂花树也同样难以寻觅。这种表达强调了自然界中某些美好事物的稀有和不可复制性。
  • 关键词分析
  1. 桂枝:在古代文化中,桂枝不仅是美丽的象征,还被赋予道德品质如贞洁和高贵。诗人用它作为怀念的对象,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美德的尊崇。
  2. 人间:“人间少”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诗人通过询问村民的方式,反映了对传统价值的探寻和保护意识。
  3. 月里:月亮通常被视为超然的存在,这里用来象征理想或精神追求的高远和不易触及。诗人在月夜下寻找桂树,表达了对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4. 两株:强调数量的稀少,意味着珍贵和难得。这种重复使用强调了桂花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加深了读者对其珍稀程度的印象。
  • 修辞分析
  1. 对比:通过对比“人间”和“月里”,诗人突出了现实世界中物质的易逝和精神追求的永恒。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深度和哲理性。
  2. 设问:诗人直接向村民提问,这不仅显示了他的求知欲,也增加了诗歌的互动性和真实感,使读者能够更贴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3. 象征:桂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象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含义。通过象征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留恋。
  • 情感与哲思
  1. 怀旧:陆游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怀旧之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那个时代文化的追忆。
  2. 哲思:诗人通过对桂花的描写,提出了关于时间、变迁和价值的问题,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的深思。
  3. 艺术欣赏:诗作本身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值得反复吟咏和细细品味。

《楚辞所谓桂数见于唐人诗句及图画间今不复见》这首诗不仅是对一种自然美的描述,更是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一种深刻反思。陆游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种文化的消逝。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