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初兴未苦忙,且支漏屋补颓墙。
山歌高下皆成调,野水纵横自入塘。
农事初兴未苦忙,且支漏屋补颓墙。
山歌高下皆成调,野水纵横自入塘。
注释:农事刚开始兴起,不感到那么辛苦忙碌,暂且支撑着漏雨的屋子,修补倒塌的墙壁。山歌声高低起伏,都成了悦耳的歌调;野外的水流纵横交错,自然地流入池塘中。
赏析:诗中的“农事”指的是农民的工作,也就是农耕活动,而“山歌”则是指山野间流传的歌曲。诗人通过描绘农事和山歌这两种不同的景象,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农事初兴未苦忙”,表达了农民在开始进行农活时还不至于太辛苦,暗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次句“且支漏屋补颓墙”,则具体描绘了农民们为了应对农事开始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不得不暂时修理漏雨的屋顶和破损的墙壁的情景。这既体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精神,也揭示了农业劳动的特点,即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第三句“山歌高下皆成调”,则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绘山野间的声音。这里的“山歌”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鸟儿的叫声或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更广泛地涵盖了一切能够引起共鸣的自然音响。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紧密的联系。最后一句“野水纵横自入塘”,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这里的“野水”不仅指的是自然流淌的河水,也象征着农民们的汗水和努力。诗人用“自入塘”来形容这些水最终汇入了池塘,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农民辛勤工作成果的肯定。整首诗通过对农事和山歌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