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薶忧。
诗词名句“书忧”及其解析如下:
诗句原文: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薶忧。
译文与注释:
译文1:
如今之人定会惊讶于我追求的是什么,我早已白发苍苍却从未感到忧愁。
(我)胸怀壮志欲攀登昆仑之巅,但不知何处才是归宿可以放下我的忧思?译文2:
世人定会讶异于我为何如此执着,我已经白发苍苍却从未感受到真正的忧伤。
(我)胸怀豪情欲攀登昆仑之巅,却不知何处才能安放我的忧心?注释1:
昆仑山,中国著名的高山之一,常被用来象征崇高和伟大。
时人,此处指当时的人,意指周围的人或社会大众。
时人应怪,意为世人定会奇怪,惊异于诗人为何如此执着追求。
何求,即所求为何,询问诗人的追求或心愿。
白尽,形容岁月流逝,头发变白。
从来未白头,意指自始至终,从不曾感到忧愁。注释2:
昆仑之巅,代表高远的目标或理想。
薶忧,指寄托哀愁、忧虑的地方,这里指心灵的归宿。
赏析:
陆游的《书悲》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英雄志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内心的孤独。诗中“时人应怪我何求”表达了陆游对外界不理解和质疑的反思;而“白尽从来未白头”则揭示了他即使年华老去,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最后两句“磅礴昆仑三万里”,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暗示了他心中的理想如同昆仑般高远且难以企及;“不知何地可薶忧”则表达了一种无助感,表明无论他的理想达到何种高度,最终都无处寄托其深沉的忧愁。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陆游的诗作中,既显示了他的坚韧不拔,也反映出他的深刻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