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
历历胸中千载事,莫将轻比住庵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等内容来选择答案。
“眼明尚见蝇头字”,意思是我眼睛还看得清楚,蝇头小篆的字迹也看得清楚。“蝇头”是形容文字写得小而精细。“暑退初亲雁足灯”,意思是夏天过去,初秋时节,我重新亲近了这盏照彻夜室的灯火。“雁足灯”指的是油灯,用雁脚做成的灯柱。“历历胸中千载事”,意思是我心中历历可见千年往事。“千载”,指千年,极言其久远、漫长。“莫将轻比住庵僧”,意思是不要轻视那些住在寺庙里的和尚,他们也是千年以来的事。“住庵僧”,指住山寺院里的出家人。“住庵僧”,指住山寺院里的出家人,即僧人。“莫”表示不要;“轻”是轻视的意思,“比”是比喻的意思。“住庵僧”与前文的“住庵僧”意思相同,都是指僧人,但语境不同,所以这里要表达的是:不要轻视僧人,他们也经历了千年的历史。赏析:全诗以诗人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眼明尚见蝇头字”,诗人说,即使年岁已高,视力衰退,但仍能看见蝇头般的小字,表现了作者虽然年迈体衰,但仍关注时局、关心国事的情怀。“暑退初亲雁足灯”,诗人说,夏天过去了,刚刚入秋,我重新亲近了这盏照彻整个夜晚的灯火。“雁足灯”指的是油灯,用雁尾做成的灯柱。诗人在夏日炎炎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一盏灯光仿佛照亮了他的心房。“历历胸中千载事”,诗人说,我心中历历可见千年往事,不能把这些事情和那些住在寺庙的僧人相提并论,他们是千年以来的事。“历历”,分明的样子。这里的“历历”并非真的指历历可数,而是形容心中历历可见千年往事的清晰和真切。而这种感受并不是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共同的记忆。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莫将轻比住庵僧”,意谓不要轻视那些住庙里修行的老和尚,因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沧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生死的超然之思,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答案】
《秋思十首》是宋代大儒陆游晚年的作品。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
首句“眼明尚见蝇头字”,是说自己虽年老眼衰,但仍能看清蝇头般细小的文字。“蝇头”是形容文字写得很工整的小篆字体。“眼明尚见蝇头字”的意思是尽管年老体弱视力不佳,仍能看清细小如蝇头的篆字。“尚”是仍然的意思。“暑”是夏天的代称。“初”是刚刚的意思,“亲”是接触的意思。“亲”有亲近之意。
次句“暑退初亲雁足灯”,“暑”是炎热、酷暑的代称。“初”是刚的意思,“亲”是接触的意思。“雁足灯”是油灯的一种,用雁尾做成的灯柱,因形似雁足而得名。
第三句“历历胸中千载事”,“历历”是分明的样子。“胸中”是指心胸、胸怀、抱负、理想或志向等。“千载”是一千年的意思。“事”是事物、事件、事情等。“历历胸中千载事”的意思是心中历历可见千年往事。
末句“莫将轻比住庵僧”,“莫”是不要的意思。“轻”是轻视的意思。“比”是比喻的意思。“住庵僧”是住山寺院里的出家人的意思。
这首诗是陆游晚期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