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东作常无事,妇馌夫耕万里同。
但愿清平好官府,眼中历历见豳风。

【注释】

西成:指唐中宗时,宰相姚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关中地区推行的“均田制”,将全国户口按籍贯分给各地州县。东作:指武则天时,宰相狄仁杰为加强边防,推行的“两税法”,使赋税由人头税改为财产税,农民可以自由迁徙到边境耕种。常无事:指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妇馌(huò):女子种地,泛指妇女劳动。夫耕:男子耕作。万里同:形容男女共同劳作,不分彼此。清平:太平盛世。好官府:好的官吏,好的政府。眼中历历见豳风:眼中分明地看到《诗经·豳风》中的田园景象。豳风:《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代的民歌。

【赏析】

首联写村居的宁静。“西成”,即指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户籍已定。当时朝廷实行均田制、两税法,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男耕女织,各司其职,互不相干。“东作”是指武则天执政时期,实行两税法,农民不再负担人头税,可以自由迁移到边境开垦荒地。此联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赞颂。

颔联写农家生活的和谐。“愿”字表明诗人对天下太平的向往与追求。“清平”二字,概括了当时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好官府”,意指有作为的好官吏,他们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办实事。“历历见豳风”,意思是说在太平盛世里,老百姓可以清晰地看到《诗经·豳风》中的田园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憧憬与向往。“眼底”,指心中所想之事。“历历”意为清晰可见。“豳风”是《诗经》中的一篇,描写的是周代乡村田园风光。诗人希望在太平盛世里,老百姓能生活在美好的家园里,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