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如强留客,虽住无久理。
目如新募兵,临敌乌可使。
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
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
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
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
【注释】
齿:指人的年龄,这里指年纪。强留客:强迫客人留下来。虽住:虽然住了。无久理:没有长久的打算。乌:古时对黑色人的蔑称。梁、肉:皆指食物。目如新募兵:眼睛像刚招募的新士兵一样。临敌:面对敌人。乌可使:怎么能使呢。齿废疏粱肉:齿衰齿坏不能咀嚼粮食。粱(liáng):黄米。肉:肉类食品。目涩屏书史:眼睛因年老而昏花看不清书籍。书史:指书籍。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人生浮沉不定,衰老之态这么快就显现出来了。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吃粥习惯于安静坐着,自己感到高兴。啜(chuò):慢慢地喝。用短:指身体瘦小。自喜:自得其乐。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写一首诗来记录我的衰老之态,姑且拿这来娱乐小孩子。
【赏析】
《嘲老人》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八句四十六个字,描写老人生活状况,并抒发了诗人对老人的关切之情以及劝慰之意。
第一句“齿如强留客”中“齿”“客”都是关键词,“齿”指牙齿,“客”指客人,这里用来比喻老年人。“强留客”则表明作者认为老人之所以还勉强居住在这里,是由于他们还有未尽的事业或者有未了的情感牵挂,而不是真的想要留下。
第二句“虽住无久理”,意思是虽然老人已经定居下来,但并没有真正地安定下来,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平静。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老人的关心之情。
第三句“目如新募兵”,则是以“募兵”来形容老人的眼睛。“募兵”是指临时招募的士兵,这里用来比喻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视力不好,看不清楚东西。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老人的饮食习惯、视力状况和生活方式。“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意思是老人的牙齿已经坏了,不能吃硬的粮食;眼睛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模糊不清,不能阅读书籍。这些都反映了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老人的忧虑。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很快就过去了,而老人的衰老之态却这么快就显现出来了,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老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老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关心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