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不成雨,正作卵色天。
花开路无尘,杨柳摇轻烟。
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
长安堕胡虏,况说野狐泉。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所有诗句和关键词都已附上注释:

  1. 春日杂题六首·春阴不成雨
  • 诗句原文:春阴不成雨,正作卵色天。
  • 译文:春日阴沉,未能下雨,天空显得如同鸡蛋壳一般灰暗。
  • 赏析:《春日杂题》通过细腻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春阴不成雨”意味着天气阴沉,预示着可能的降雨,但最终并未下成雨,暗示了政治上的不明朗和不稳定。
  1. 春日杂题六首·花开路无尘
  • 诗句原文:花开路无尘,杨柳摇轻烟。
  • 译文:花开花落,路上没有尘土;杨柳轻轻摇曳,仿佛带着轻烟。
  • 赏析:此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清新与宁静。”花开路无尘”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而”杨柳摇轻烟”则增添了一份朦胧美,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1. 春日杂题六首·佳哉冷淘时
  • 诗句原文: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
  • 译文:好一个寒冷的淘洗时光,槐树的嫩芽点缀着农家的饭桌。
  • 赏析:”佳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欣赏和赞美。”冷淘”可能是指用冷水淘米,这是古代的一种烹饪方法,反映出农家生活的真实场景。”槐芽杂豚肩”则描绘了农家菜式中的槐芽与豚肉的搭配,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丰富。
  1. 春日杂题六首·长安堕胡虏
  • 诗句原文:长安堕胡虏,况说野狐泉。
  • 译文:长安城沦陷于胡虏之手,更何况还有那传说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野狐泉。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国家带来的苦难和悲伤的情感。”长安堕胡虏”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结果,而”况说野狐泉”则通过一个带有恐怖色彩的传说故事,加深了读者对战争残酷性的感受。
  1. 春日杂题六首·客路行无穷
  • 诗句原文:客路行无穷,渔唱听不厌。
  • 译文:旅途遥远且漫长,听着渔夫的歌声,总是让人听不够。
  •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旅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客路行无穷”形象地描绘了旅行的漫长和艰辛,而”渔唱听不厌”则传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乡土人情的热爱。
  1. 春日杂题六首·涛江西限吴
  • 诗句原文:涛江西限吴,云岫南入剡。
  • 译文:长江之东有吴地,云雾缭绕如山峦。
  • 赏析: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的山水之美。”涛江西限吴”形象地展示了江南地区水网密布的自然风貌,而”云岫南入剡”则描绘了山峰的奇特形态和云雾缭绕的景象。
  1. 春日杂题六首·蹇驴过小市
  • 诗句原文:蹇驴过小市,高柳拥孤店。
  • 译文:跛脚的驴子经过小市镇,孤独的店铺被高大的柳树包围。
  • 赏析:此句通过对动物和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蹇驴过小市”形象地描绘了小镇的生活场景,而”高柳拥孤店”则通过高大柳树的形象,衬托出小店的孤独和安静。
  1. 春日杂题六首·去去望前村
  • 诗句原文:去去望前村,鸦归烟欲敛。
  • 译文:频频望向前面的村庄,乌鸦飞回,炊烟渐渐消散。
  • 赏析:此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传达了一种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去去望前村”形象地描绘了远行者的期盼和行动,而”鸦归烟欲敛”则通过乌鸦归巢和炊烟飘散的画面,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离别感伤的主题。
  1. 春日杂题六首·蒲柳深复淡
  • 诗句原文:蒲柳深复淡,桃李白间红。
  • 译文:蒲苇柳树郁郁葱葱又淡雅,桃花在白杨树间点缀着嫣红。
  • 赏析: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蒲柳深复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植物的生长状态,而”桃李白间红”则通过桃花和白杨树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1. 春日杂题六首·东皇一税驾
  • 诗句原文:东皇一税驾,万物酣春风。
  • 译文:东皇太一降临大地,万物都在享受春风的温暖。
  • 赏析: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春天到来时万物生长的喜悦。”东皇一税驾”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季节变换的景象,而”万物酣春风”则通过春风的吹拂,表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春日杂题六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共包含十首作品。这些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陆游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对每一首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逐句释义,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还能够深入了解陆游的诗歌风格和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