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无它营,半世随宦牒。
谗波方稽天,忧与愁相接。
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
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
日晏突无烟,垢面有爪痕。
读书则未置,可笑习气存。
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
儿亦好古学,乃不售有司。
谓当鸢瑟缩,乃如鹤昂藏。
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
丰凶有常数,藨蓘当自力。
古言不吾欺,岁晚于汝食。

【注释】

①我生无它营:我没有其他的经营。指没有其他的生活目标。

②半世随宦牒:半辈子都随着官印簿册而奔波劳碌。

③谗波方稽天:谗言的波浪正冲天而起。

④忧与愁相接:忧愁和烦恼接踵而至。

⑤中间稍自觉:在生活琐事中,稍微感觉到一点自省。

⑥万事付马曹:一切事情委托给车夫驾车。比喻把一切都交托给命运。

⑦告归幸见听:回家后希望你能够听从我的教诲。

⑧泊与淡相遭:平淡和淡泊相互遭遇。

⑨日晏突无烟:太阳已落山了,但炊烟却没有升起。

⑩垢面有爪痕:脸上长满了污垢。

⑪读书则未置:虽然读书,但没有放下。

⑫造物哀其穷:造物主同情他的穷苦。

⑬畀之大耳儿:给他一个耳朵。

⑭鸢瑟缩:像鸢鸟一样收缩着翅膀。

⑮乃如鹤昂藏:好像仙鹤那样昂头挺胸。

⑯父子共薄饭:父子俩共同吃些粗茶淡饭。

⑰忍饥讲虞唐:忍受饥饿,讲习《尚书》中的虞舜、唐尧的故事。

⑱丰凶有常数:丰收与歉收自有定数。

⑲藨蓘当自力:野草杂草应当自己努力成长。

⑳古言不吾欺:古代的话是不会欺骗我们的。

㉑岁晚于汝食:到了晚年,你吃饭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赠子诗。诗人以父亲的口吻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要他不要追求名利,要安守贫贱,刻苦自励,发奋攻读,继承先人的遗志。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

开头两句写诗人一生的境遇,“无它营”即“无他求”,“半世随宦牒”,说明一生都在官场中奔波,受尽了折磨。这两句为下文作铺垫,并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接着两句写诗人受到诽谤,处境困厄,忧患缠身。这两句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苦闷。

第三联开始转入议论,诗人说:“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意思是说,在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诗人偶尔会有些感慨,但一切都交给车夫驾车去处理了。这里的“马曹”是借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典故,表示任凭车夫驾着马车奔驰,自己则袖手旁观。

第四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诗人请求告假还乡,希望得到父亲的谅解,但遭到父亲的拒绝。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家后的情况:“泊与淡相遭”是说,尽管回到家中,但家里仍然贫穷,生活依然艰苦。而自己则只能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最后一联是作者的劝勉之语:“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意思是说,造物主同情他的贫困,给他一个大耳朵。这里的“畀大耳儿”,是说自己被赋予一副大耳朵的形象,用来象征自己的清高。

此诗是一篇赠子之作,诗人用诚挚的语言,恳切的心情,谆谆地嘱咐儿子不要追逐名利,不要贪图享受,要安心从事学问研究;同时表达出诗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