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两湖水,相并比鸳鸯。
湖里鸳鸯鸟,双双锦翼长。
【注释】嘉禾: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
胥山、鸳鸯湖:均为地名。胥山,位于苏州西南,鸳鸯湖,又名西施湖,在苏州市西南,二水相并,形同鸳鸯,故名。
胥山,一名西施山,又称胥江,即吴江。胥江发源于江苏吴兴(今属湖州)南浔区,流经德清、桐乡至吴江,与太湖汇合入海。
胥山,又名西施山,又称胥江,即吴江。胥江发源于江苏吴兴(今属湖州 )南浔区,流经德清、桐乡至吴江,与太湖汇合入海。胥山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古迹众多,素有“吴门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峰”之誉。
两湖水:指胥江的两条支流。胥江为吴中四大河流之一,源出南浔镇南庄,东南流经德清、秀州、嘉兴至吴江县境入太湖。胥江自南庄始称胥江,由南而东,沿途多小溪和湖泊,如横塘、菱荡、西施湖等。
比:比喻。鸳鸯鸟:一种水鸟,雄雌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常栖息于湖泽水草丛生处。锦翼长:锦,形容鸟羽色彩斑斓美丽;翼,翅膀;长,长久、持久。形容鸟羽色彩斑斓美丽,翅膀很长。
【赏析】《胥山》一首七言绝句。诗以“胥山”为题。胥山是苏州著名的名胜风景区,诗人登上这座名山,眼前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他首先描写了胥山的景色:“东西两湖水,相并比鸳鸯。”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描绘了胥山的美景。
“东西两湖水”,点出了胥山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这里的“水”,既指胥山周围的水域,也指胥山上的瀑布等自然景观。“鸳鸯湖”,则形象地描绘了胥山附近的景色。这里所说的“鸳鸯”,并不是指真实的鸟类,而是用来形容湖面的美丽景色。“相并比鸳鸯”,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景色。这两句诗通过“水”与“湖”、“鸳鸯”与“相并”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胥山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
紧接着,诗人又对湖上的鸳鸯进行了描绘:“湖里鸳鸯鸟,双双锦翼长。”在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他把湖里的鸳鸯想象成真正的鸟类一样,具有了生命的特征。同时,他还通过对鸳鸯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胥山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描绘湖面的风景、鸳鸯的形态等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