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俗纷纷不悟真,不知求己却求人。
只贪世上无穷色,忘却人间有限身。
鼎内药成堪益寿,水中金尽化轻尘。
北邙山下累累土,总是人间不了民。

金丹诗四十八首中,张继先以深邃的道教思想,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金丹炼制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条件,还反映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下面将根据诗句逐一进行解释:

  1. 流俗纷纷不悟真:描述了世人纷纷扰扰,却无法认识到真正的道理。这里的“真”指的是道家追求的真理和道的本质。

  2. 不知求己却求人:指出人们通常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而忽视了自我修行和提升的重要性。

  3. 只贪世上无穷色:意味着人们往往被世间的种种诱惑和表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内在的修炼和本质的提升。

  4. 忘却人间有限身:表达了人生是有限的,而人们常常沉迷于短暂的快乐和欲望之中,忘记了生命本身的有限性。

  5. 鼎内药成堪益寿:暗示了炼制丹药的过程就像是在鼎中烹煮药材,最终可以增加寿命。

  6. 水中金尽化轻尘:比喻当所有的物质都被炼制后,就像水中的黄金一样,最终化为尘埃。

  7. 北邙山下累累土:借用北邙山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消逝。

  8. 都是人间不了民:总结全诗,表达出虽然人们都渴望长生不老,但实际上,无论是人还是神,都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金丹诗四十八首》不仅是一首关于炼丹术的诗歌,更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追求精神升华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张继先的思想及其在道教哲学中的独特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