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
桥明缘水净,树近觉风香。
众论轻闲适,幽怀贵老狂。
从今无复病,处处养生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情感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的意思是:虽然夜来月亮有误期,秋云送来了凉意。“愆约”,违反约定。“荐”,这里是带来的意思。《论语·子罕》载孔子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里用此典暗指诗人在春天里游赏。
“桥明缘水净,树近觉风香”意思是:桥明亮是因为靠近流水,树木走近才感到阵阵香气。“桥明”,因为靠近流水而显得明亮;“树近”,因为走近才能闻到树木散发的芳香。“缘水”,因水而显得清澈明亮;“感风香”是说树木散发着沁人的清香。这句中“桥”、“树”都是诗人所见景物,但作者重点突出表现了“水”和“风”,把“水”和“风”写得更加生动。
“众论轻闲适,幽怀贵老狂”两句的意思是:大家议论纷纷地认为很轻闲舒适,只有我的幽深的心怀才更崇尚老狂不羁。“众论”,众人的评论或意见。“闲适”,闲散安逸。“贵老狂”,看重的是老狂不羁。“贵”,看重。“狂”,狂放无拘。
“从今无复病,处处养生方”意思是:从此再也不会有病患,到处都有养生的方法。“无复”,再也没有。“处处”,到处。“养”,保养身体,保持健康。这两句诗写自己摆脱了烦恼忧愁,心情舒畅愉快,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答案】
示例一
湖边夜兴
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
注释: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游时的所闻所见。首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景(夜月),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三、四句写所见。诗人看到夜晚明月当空,秋高气爽,便乘着酒兴去赏夜景。他来到桥边,看见桥上灯光明亮,照在水面上,使水面也显得格外清澈明亮。走到桥头,抬头一看,四周的树林,由于秋风的缘故,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能嗅到树木散发出来的清香。
译文:
夜已降临,月亮还未出现,天上的秋云却在送来凉意。
赏析:
此诗为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夜月未现,秋云却在送来凉意,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第四句写所见(夜月)。三、四句写所见。首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夜月未现,秋云却在送来凉意。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第四句写所见(夜月)。三、四句写所见。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示例二
湖边夜兴
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
注释: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游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夜月未现,秋云却在送来凉意。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第四句写所见(夜月)。三、四句写所见。首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夜月未现,秋云却在送来凉意。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第四句写所见(夜月)。三、四句写所见。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译文:
夜已降临,月亮还未出现,天上的秋云却在送来凉意。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第一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夜月未现,秋云却在送来凉意,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第四句写所见(夜月)。三、四句写所见。首句点出时令(春天),次句写夜月未现,秋云却在送来凉意。第三句又转写秋日之景(秋云),第四句写所见(夜月)。三、四句写所见。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