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年寻地喜初来,墙下松飘满径钗。
屈指五经寒暑候,教人一扫利荣怀。
南湖又共诗翁住,东寺须连单位排。
触景未尝瞒昧得,肯从颜氏学心斋。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张镃,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宋名将张俊之曾孙。曾任司农寺主薄、司农少卿等职。其诗作风格豪健而不失细腻,善于运用典故,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解读:
- “顷年寻地喜初来”:“顷年”指过去的一段时间,“寻地”意味着寻找或勘探土地,“喜初来”表示开始探索后的喜悦心情。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开始探索土地的兴奋和喜悦。
- “墙下松飘满径钗”:“墙下”指的是靠近墙根的位置,“松”代表松树,“飘满径钗”形容松树的枝叶茂盛,几乎覆盖了整个小径。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
- “屈指五经寒暑候”:“五经”通常指《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寒暑候”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或季节的变化。整句表达了诗人回顾自己学习或研究这些经典书籍的经历。
- “教人一扫利荣怀”:“教人”在这里可能是指教导他人,“利荣”可能指名利或地位,“怀”代表内心的感受。整句表明诗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成功地摆脱了名利和地位的诱惑,达到了精神上的平静和自由。
- 译文:
- 过去的岁月里,我首次探寻土地时感到无比兴奋。
- 靠近墙角的松树枝繁叶茂,几乎遮蔽了小径。
- 我用手指数过了五经的历史,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 现在我已经能够摆脱名利的诱惑,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安宁。
- 赏析:
- 诗歌开篇即用生动的意象勾勒出诗人对土地的初次探索,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激动。接着,通过对墙下松树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也隐喻了自己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和平和的生活态度。
- 通过提及学习《五经》的过程,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名利淡泊的态度。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心灵境界的提升,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超脱的态度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无论是探索还是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心灵的成长和提升。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