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注释:孟尝君,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名田文。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

狗能偷鸡鸣却不被赏识,真是可惜啊!这里的“狗”比喻那些才能出众但得不到重用的人;“鸡鸣”则指那些善于伪装、表面恭维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真正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的人的同情和惋惜。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如果将诗书当作无用之物看待,那么即使有才学如凤凰、鸾鸟般的人物,也难有机会施展才华。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人,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能够为国家所用,造福人民。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狗盗鸡鸣与凤至鸾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以及对诗书价值的重新认识。在古代社会,许多有才能的人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而作者却能从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种勇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