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俗崇祠想报功,袍靴包裹雪髯翁。
休嗟事始无人识,纵有丰碑亦是空。

【赏析】

“道傍丛祠榜云老人庙”,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中人。诗人在道旁见到一座老人祠,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两句诗。“里俗崇祠想报功”,接着诗人又对这老人祠进行了一番描述。他发现这里的人都在敬奉这位老人,并希望他能为人们做出一些贡献。

第二句“袍靴包裹雪髯翁”是对老人形象的形象化描写。袍靴包裹,形容老人的胡须像雪一样白;雪髯翁,指代的是那位被世人尊称为“老莱子”的老人,即传说中的春秋时齐国隐士,曾扮成婴儿以博取国君的欢心。此处用“裹”和“雪”字来形容老人的须发,既表现了老人的风采,也表达了诗人对此人的崇敬之情。

第三、四句“休嗟事始无人识,纵有丰碑亦是空”,是诗人对上述现象的感慨。诗人认为,一个人如果一生默默无闻,没有被人所知,那他的丰功伟绩也就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同时,他也指出了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现象,认为即使有了丰厚的碑文,也只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

这首诗通过描写老人祠中的人们对这位老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这种现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