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
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
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
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诗句释义

1 仗节传呼出紫宸: 指在皇帝的命令下,持节官出宫传达命令。”仗节”是古代官员手持的令牌,用以表示身份和权限;“传呼”则是指传递信息或命令,这里特指向皇帝传达。

  1. 燕南蓟北望车尘: “燕南”和”蓟北”分别指的是北方的燕京(今北京)和边远的蓟州(今河北),这里的”车尘”比喻朝廷的车马行走扬起的尘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皇帝行踪的关切,也暗示了他身处偏远地区,无法直接见到皇帝。

  2. 身为五郡循良守: “五郡”指的是五个郡,这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具体位置或者是他负责的地区;“循良”意为恪守良法,形容治理有方,守法守纪。

  3. 家是三朝宿卫臣: “三朝”指的是三个朝代,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家族世代为官的描述;”宿卫”是指在皇宫内值勤,保卫皇宫安全,这里指代的是诗人家族世代在皇宫中的职位。

  4. 对榻梦魂思共得: “对榻”可能是指两人同睡一张床,这里的”梦魂”指的是梦境中的灵魂,“思共得”表示思念之情深重,仿佛能通过梦中得到与对方相见的机会。

  5. 据鞍吟啸喜相亲: “据鞍”是骑在马上的姿势,”吟啸”是吟咏歌唱,这里形容诗人骑马时的自由自在;”相亲”则表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

  6. 驿亭处处逢花发: “驿亭”是指古代供人休息或换马的驿站,这里的”花发”指的是春天花开的景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天美景的欣赏。

  7. 疑是春光解送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认为春天的到来就像是春天用它的光芒和温暖来迎接和送别他一样,这里的“春光”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指皇帝给予的恩惠和关怀。

    译文

    手持节杖,我奉命传达皇帝的命令走出紫禁城,我在燕南蓟北遥望着皇帝的车马扬起的尘土。我作为地方上的循良太守,家传三代都是皇宫的宿卫臣子。我们同床共枕时,我常常梦见自己和陛下相见,醒来时总是心潮澎湃。我们骑着马,吟唱歌唱,感到无比亲近。在每一个驿站都能看到花儿盛开,我怀疑春天是不是用它那温柔的光辉在送别我。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皇帝忠诚、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坚守的诗作。首句通过描述出使场景,展示了诗人忠于职守的形象。接下来的几联则通过描绘自己在不同地方的职责和生活状态,进一步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皇帝的尊敬和敬爱,也有对自己责任的承担和坚守,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