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注释】
长干寺:地名,今南京市秦淮区长干路。刘宫苑:即刘宋王朝的皇宫,在今南京城东南。枯木:指人死了。死灰:指心灰意懒。雨花台:在江苏省南京市东南郊,相传是南朝梁武帝所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刘宋王朝灭亡后的情景的描写和感叹。
首联“长干寺同刘宫苑浴”,意思是说长干寺里的人看着刘宫苑的人洗澡,就像看到一棵枯树一样,毫无生气。这里的“枯木”是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像枯死的树那样毫无生气的人们。而“我自无心类死灰”,诗人却认为自己的心如死灰,毫无生气。这里的“我”是指诗人自己。“无心类死灰”,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像死灰那样无动于衷,毫无生气。
颔联“在处秋风吹鬓发”,意思是说无论在哪里,只要秋风一吹,我的鬓发就会变得苍老。这里的“鬓发”是指人的鬓毛。诗人用秋天的风来比喻自己的心情,表示自己的心情像秋天的风一样冷酷无情,没有任何温暖。而“不堪更上雨花台”,意思是说我已经无法再登上雨花台了。这里的“雨花台”是指南京的一个著名景点,传说中这里是梁武帝萧衍修建的。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明他对于过去的朝代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