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传神了不殊,岘山黄落数峰孤。
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图。
【注释】
范宽:北宋山水画家。苏轼曾称赞他:“吾家之山,范宽以来未始见。”小景:山水小图。
“对镜”句:指画中的景物与实际相似。
“岘(xiè)山”二句:岘山在今湖北襄阳附近,是汉晋时期名士王粲游宦之所。黄落:秋色凋落。数峰孤:山中峰峦显得孤单。
“咫尺”二句:意谓眼前的景物与千里之外的风景相仿,因此不必到远方去欣赏。
【赏析】
《跋范宽小景》为苏轼的题跋之作。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三》中说:“予尝论画,以为神似难于形似。若乃赋色丘山、流觞曲水,则又在于墨妙,不在似矣。故其传写当以神为主。设使朝元阁下、五老阁前,有一人焉,披襟露顶而坐,则此图中人必无是也。若夫古木怪石,行地脉;流水飞泉,应海潮,则虽不向此图来,亦当在此图也。”
本诗首句“对镜传神了不殊”,意为对着镜子画画,传神得与实际不相区别。第二句“岘山黄落数峰孤”,意为岘山的黄叶飘落,山峰显得格外孤独。第三句“既能咫尺成千里”,意为既然眼前的景色与千里之外的风景相似,那么就不必到远处去欣赏了。尾联“何必吾家十幅图”,意为何必我家有十幅画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感悟和追求。他认为艺术应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应该在笔墨之间传达情感和意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艺术界是有一定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