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宣慰尚儒臣,宾客仍收席上珍。
便有威名如敌国,更分筹画累同人。
连城簪笏官寮旧,夹道壶箪诏墨新。
归日毛锥应好在,却从丹禁演丝纶。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郑亨赴陕西任枢密副使的饯别。全诗四句一转,先写关陕,次写京城,最后写到京城。第一二句点明郑亨去陕的职务,第三四句写他到任后将大有作为,第五六句是送别的祝愿语。全诗用典自然贴切,对偶工整,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答案】
(1)楼西:指长安城西楼。枢:枢密院。出抚:出任地方官。关陕:指陕西。郑亨仲以秘监充枢密院参谋官。馆中:指翰林院。咸分韵:都赋诗相赠。得纶字:郑亨为翰林学士时,曾得到皇帝赐给他“纶巾”(古代儒者的装束,即方巾),所以此处用此典。
译文:
长安城的西侧楼上传出了枢密院的任命书。关陕一带宣慰使者仍像当年一样,受到皇上的重用并享受宴席上的珍馐美味。你一旦成为威名显赫如同敌国的统帅,定会为国分忧、筹谋谋略,帮助君王完成大业。你在京城做官,就像连城之宝的簪笏,官衙中旧有的官吏都会敬重你;而朝廷诏命新近颁布,你的壶觞酒也就会随之而新。你返回家乡的时候,毛笔一定还写得好;但那时你从皇宫回到府第之后,只能演丝纶(文辞)而不能施展才华。
赏析:“关河宣慰尚儒臣”,起首两句点明郑亨去陕的职务——枢密副使,这两句是说:在长安城西楼上传出了枢密院的任命书。“客”“主”,都是指郑亨。
“宾朋犹收席上珍”,第三句承首两句而来,说明郑亨去陕任枢密副使之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宾客们纷纷前来为他饯行。这里,“犹”字有“还、再、又”的意思,“珍”字是珍品、佳肴的意思。
“便有威名如敌国”,第四句紧承“宾朋”而来。前面两句说的是郑亨去陕任枢密副使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宾客们纷纷前来为他饯行。这一联则进一步写出了郑亨赴任后将大有作为。因为郑亨去陕西任枢密副使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宾客们纷纷前来为他饯行,这说明郑亨威望很高,人们把他比作敌国一般。“威名”就是威望,“敌国”就是敌国一样的威望。
“更分筹画累同人”,第五句紧承“威名”而来。“更”是另外,“同人”是指同僚的人。“筹画”就是计谋、策略。意思是:你到了陕西任枢密副使以后,一定会为国分忧、筹谋谋略,帮助君王完成大业。“累同人”就是帮助大家共同谋划,“累”在这里是“协助”的意思。
“连城簪笏官寮旧”,第六句承接上五句而来。“连城”指的是珍贵的连缀起来的城池,“簪笏”指的是插着朝冠的笏板,“官寮”指的是官府。“官寮旧”就是指官府里原来的官员。意思是:你在京城做官,就像连城之宝的簪笏,官衙中旧有的官吏都会敬重你。“旧”在这里指过去,“贵”是尊贵的意思。
“夹道壶箪诏墨新”,第七句承上一句而来,意思是:朝廷诏命新近颁布,你的壶觞酒也就会随之而新。“夹道”是指大街两旁。“壶箪”是指盛酒的器具。“诏墨”是指皇帝的诏书和御笔。“新”是新近的意思。
“归日毛锥应好在”,第八句承上一句而来,意思是:你返回家乡的时候,毛笔定然还是好;但那时你从皇宫回到府第之后,只能演丝纶(文辞)而不能施展才华。“归日”是指回家的日子。“毛锥”是指笔,“丝纶”是指帝王的命令或诏令。意思是:你返回家乡的时候,毛笔定然还是好;但那时你从皇宫回到府第之后,只能演丝纶(文辞)而不能施展才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郑亨在朝廷做官时很有才干,但一旦离开官场,就不能施展才华了。
“却从丹禁演丝纶”,第九句承上几句而来。“却”是反而的意思。“丹禁”是皇宫。“演”是表演的意思。意思是:但是,你仍然能够表演你的才艺。“丹禁”就是皇宫,“演”就是表演的意思。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长安城的西楼传出了枢密院的任命书。关陕之地宣慰使仍像当年一样,受到皇上的重用并享受宴席上的珍馐美味。你一旦成为威名显赫如同敌国的统帅,定会为国分忧、筹谋谋略,帮助君王完成大业;你再在京城做官,就像连城之宝的簪笏,官衙中旧有的官吏都会敬重你;朝廷诏命新近颁布,你的壶觞酒也就会随之而新。你返回家乡的时候,毛笔定然还是好;但那时你从皇宫回到府第之后,只能演丝纶(文辞)而不能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