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正月未全春,春色今年辄去人。
试上小楼南北望,红英满地绿粼粼。
【注释】
丙寅: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常年正月:即农历正月初八日。
春色:春天的景色。
辄去人:突然离去。
试上小楼南北望:试着登上小楼,从南往北看。
红英:红色的花朵,这里指桃花。
绿粼粼:绿色的水光闪闪,像鱼鳞。
【赏析】
《春游湖》这首诗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初春时节。此诗写西湖早春之景,抒写了诗人早春观花的喜悦之情。全篇写得明快活泼,清新自然,有声有色,富有情趣。
首句“常年正月未全春”,点出题意,说明是早春时节,虽然已是立春过后,但冬寒尚存,春意未融。这两句看似平淡,却为后文写花作了铺垫。
次句“春色今年辄去人”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序更替和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悦心情。这两句诗一气呵成,既写出了时间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第三句“试上小楼南北望”,诗人站在楼上向南看,向西望去,似乎要把所有的春天景物都收入眼底。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楼台比作眼睛,把远处的景物比作画卷中的山水人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最后一句“红英满地绿粼粼”,进一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红”和“绿”都是色彩的字眼,而“红英”是指鲜艳的红花,“绿粼粼”则形容碧波荡漾的水面。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春天中最美的颜色,它们在诗人眼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