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囿乾坤造化中,此花珍重殿春红。
矜持不受荼蘼月,披拂正须杨柳风。
三咏品题真入妙,独惭属和未能工。
厅前旧本今应在,何必移根江以东。
《再用韵呈相公》是宋代诗人张榘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等囿乾坤造化中”,这里的“乾坤”指代宇宙间的广阔空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宇宙的敬畏和赞美。“造化”则是指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整句诗意味着在天地之间,大自然的创造和演化无处不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此花珍重殿春红”,这句诗中的“此花”指的是诗人所咏赞的对象,即他所珍视的花朵。“殿春红”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花朵在春天时盛开的美丽景象,如同宫殿一般壮丽。这里强调了花朵的美丽及其在春天中的珍贵地位。
第三句:“矜持不受荼蘼月”,这句诗通过使用“矜持”一词,传达出花朵高洁、不屈的品质。而“荼蘼月”通常与凋零和消逝联系在一起,这里反其道而行之,表明花朵即使在月光下也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不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
第四句:“披拂正须杨柳风”,这句诗描绘了杨柳随风摇曳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轻盈和自由。在这里,杨柳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成为了一种象征,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像春风一样,给人们带来清新的感觉。
第五句:“三咏品题真入妙”,这句诗提到了“三咏品题”,可能是指诗歌的多次咏唱和品评,强调了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复杂性。同时,“真入妙”表明诗人对于诗歌创作技巧的把握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第六句:“独惭属和未能工”,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谦虚态度。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所创作,但尚未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谦逊精神。
第七句:“厅前旧本今应在”,这句诗似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这里的“厅前旧本”可能是指过去某个地方的藏书或文献,而今这些旧本仍然保存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传承。
第八句:“何必移根江以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江以东”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所在地,而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并不认为迁移到其他地方是必要的,而是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和文化传承。
《再用韵呈相公》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