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
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
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
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冬日即事
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
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
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
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赏析: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冬日即事》中的一首。上片描绘了假日时的闲适与寂寞,下片则表达了对官务的慵倦情绪。全词婉转含蓄地叙述了作者对仕宦生活的思考与评价,显得既隐约又深沉。
首句“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通过描述郡中闲暇无事以及正当冬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冷寂的氛围。这里的“郡闲”指的是官员们空闲无虞的状态,反映了官场的悠闲与自在;“多暇日”则强调了时间的充裕,让官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况乃值清冬”则是指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更加衬托出这种悠闲生活的难得。
“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秋风使树叶落尽,原本荒凉的田野现在又被霜覆盖,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喻了官场的冷酷无情和人心的冷漠。
接下来的诗句“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展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里点起佛香,等待着清晨的钟声。这既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里的“佛香”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的象征,还象征着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同时,“蔬饭”则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而“候晨钟”则表达了对黎明前的期待和宁静的心境。
最后两句“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则是作者对自身官位和身份的一种自嘲与超越。他并不以高官厚禄为傲,反而以僧人的身份自居,表明自己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清净。这里的“二千石”指的是古代高级官员的官职,而“一衲翁”则是佛教中对修行者的一种尊称,意味着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此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述,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表达,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反映官场生活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意的作品,让人在欣赏之余,更能引发对生命价值和心灵境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