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东流去不还,汉唐遗事有无间。
庙荒古木连空谷,宫废春芜入乱山。
南陌絮飞人寂寂,空城花落鸟关关。
登临几度游人老,又对东风鬓欲斑。
【解析】
本诗的译文为:东流的清洛水不再返回,汉唐时代的遗迹有无间断。
荒废的庙宇古木丛中空寂的山谷,废弃的宫殿春天的野草长满了乱山。
南面小路上飞絮飘散人静悄悄,空荡的城墙上花儿零落鸟鸣关关。
登高远望几度游人已老去,面对东风鬓发已斑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往昔繁华、今朝荒凉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慨叹。
首联“清洛东流去不还,汉唐遗事有无间”,以洛阳为背景,写历史的变迁。洛阳,是中国古代四大都城之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洛阳东有黄河,西接长安,自古就有“天下之中”之称。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其兴衰变迁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清洛”指洛阳,“东流”“不还”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汉唐遗事”指古代洛阳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和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有无间”则表明这些历史事件和遗迹的消失与毁灭。
颔联“庙荒古木连空谷,宫废春芜入乱山”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洛阳的荒凉景象。“庙荒古木”点出历史遗迹已经不复存在,“连空谷”暗示着洛阳周边的自然风貌也随着历史遗迹的消逝而变得荒凉。“宫废春芜”则表达了洛阳宫殿的残破不堪和春天野草丛生的荒芜景象,进一步衬托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
颈联“南陌絮飞人寂寂,空城花落鸟关关”紧承上文,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南陌”指的是通往洛阳的街道,“絮飞人寂寂”描绘了行人稀少、寂静无声的场景,“空城”则暗示着洛阳城内的空虚和冷清。“花落鸟关关”则是通过鸟儿啼鸣声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尾联“登临几度游人老,又对东风鬓欲斑”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感慨。“登临”指的是诗人多次登上洛阳古迹,“游人老”则暗示着诗人自己已经年华老去、岁月蹉跎。“东风”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鬓欲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流逝、容颜衰老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情感的抒发来表达对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