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小雨不能收,一霎西风便似秋。
枕席夜凉灯火暗,丁丁更漏隔南楼。
【注释】
(1)萧萧小雨:雨打在树叶或花瓣上的声音。
(2)一霎西风便似秋:一阵秋风袭来,使人感觉像秋天一样。
(3)丁丁更漏隔南楼:更漏声不断,隔着南面高楼传来阵阵响声。更漏,古代计时的器具,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来报时,用铜壶滴漏来计时,每一下滴答都代表一定的时间。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景诗,但诗人并没有从正面描写风雨、西风、凉夜等,而是通过听漏、闻砧、望楼等动作,巧妙地勾画出一个凄凉清冷的秋夜景象。首句写“小雨”,次句转写“秋风”。三句写“夜”,四句写“楼”。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点明是“秋”,却处处有“秋”的影子,如“一霎西风便似秋”(王士禛《渔洋诗集序》)。
诗的前两句写秋意的渐浓。首句写小雨连绵不停,次句写秋风乍起。诗人以“一霎”二字,写出了时间的短暂,也表明了秋意之浓,让人感到秋已来临。“萧萧”,指雨声。雨声中透出寒意,使人感到秋意已到。这一句看似写景,实际是借景抒情。
诗的后两句写秋意的更深。第三句写夜深了,凉意袭人,灯火昏暗;第四句写更漏声传遍整个南面高楼。这两句也是通过写景来抒情,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听到那一声声敲在心头的更漏声,看到那一盏盏昏黄的灯火。
这首诗写秋而不用“秋”字,但却处处有“秋”的影子,这是此诗的一个特点。作者善于抓住典型景物,并加以渲染,使之成为表现主题的典型形象。诗中的“秋意”、“秋声”都是通过一系列具体可感的景物和声音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