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原世尽谓醇儒,汉室倾危孰与扶。
试问不言温室木,何如休望董贤车。

【注释】

乡原:乡愿,指不问是非而迎合世俗的人。醇儒:纯正儒者,指有真才实学的人。汉室倾危:汉朝王室已经衰落了。孰与:与谁。试问:请问。温室木:董仲舒曾为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用“温室木”比喻儒家的经书。休望:不要指望。董贤:西汉哀帝时丞相董宏之子,封高平侯。董贤的车马出入宫门时,车马络绎,如入无人之境。

【赏析】

《孔光》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天。此诗首联点出孔光的出身与地位;颔联暗含讽刺意味,以“醇儒”自许的孔光在关键时刻却选择沉默,不愿挺身而出,反而依附权势,甘当阿谀奉承的帮闲;颈联运用反诘手法表达对孔光的不满之情。全诗情感强烈,笔力雄健,表现出作者对正直之士的深切同情和对昏庸无能者的愤慨谴责。

首联“乡原世尽谓醇儒,汉室倾危孰与扶”,开篇即表明自己的立场,直言其为“醇儒”,意在表明自己虽为儒家弟子,但并不盲从附庸风雅,而是坚守正道,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阿谀奉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时“乡原世”(即那些趋炎附势、媚上欺下、不问是非、迎合世俗的人)的厌恶和鄙弃,他们只会盲目地称赞孔子,却不知其学说已背离了孔子初衷,成为维护皇权的帮凶。

颔联“试问不言温室木,何如休望董贤车”,则是直接点出孔光的言行举止。这里的“温室木”比喻儒家的经典著作,意指这些著作只是一些空洞无物的文字,无法真正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然而,孔光却将这些经典著作当作护身符,不去思考如何拯救国家的危机,反而选择依附权势、阿谀奉承。而董贤则更甚,他的马车出入宫门时,车马络绎,像进入无人之境一般。这种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更是令人发指,让人不禁要问:“你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呢?难道就甘心做这种无所作为、毫无贡献的人吗?”

尾联“何如休望董贤车”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这里再次使用了“董贤车”这一意象来讽刺孔光的堕落行为,同时也表达了对董贤的蔑视和嘲讽。通过对比董贤的奢靡生活与孔光的清贫处境,更加凸显了作者对后者的失望和批评。

这首诗通过对孔光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腐败现象,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深切同情和对昏庸无能者的愤慨谴责。同时,也体现了杜甫关注民生疾苦、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的高尚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