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螭陛走天涯,客路悠悠老岁华。
住久不知身是客,自来堂下采黄花。
【赏析】
《寓楚题杨补之官舍》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贬谪黄州时期所作。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初,当时蘇東坡因“乌臺诗案”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楊補之时任黄州刺史,与苏東坡为同僚,两人相友善。在黄州期间,苏東坡经常登黄州城楼,眺望长江滚滚东去的壮阔景色,感慨时光流逝,人生苦短,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詩。
首句「一辞螭陛走天涯」,意思是說蘇東坡告别朝廷后踏上了遥远的旅途。这里的「一辞」和「螭陛」都暗指他的遭遇和命运。
次句「客路悠悠老岁华。」則進一步描寫了他在外漂泊的日子中,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晚年。這句話透露出蘇東坡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住久不知身是客」,则是他在異地生活久了,反而忘記了自己其實是一個外地人。這裡的「自來堂下采黄花」则是指他經常會在楊補之的府邸内采花、品茶、赏菊等休闲活动。
整首詩通过描述蘇東坡在外漂泊的生活,以及他对時間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 一辭螭陛走天涯:离开朝廷的阶梯,走向遥远的地方。
- 客路悠悠老岁华:漂泊的旅程,不知不觉已到晚年。
- 住久不知身是客:「久」字有多重含义,一是时间,二是长久,三是居住的时间很长;「自來堂下采黄花:来到别人的住所,参与其乐。
赏析:
这首诗是苏东坡在黄州期间所作,以杨补之的官舍为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从离开朝廷开始,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江山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而当他在异乡生活久了,反而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客旅,更加深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富有哲理,既反映了苏东坡的个性和情感,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