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几山前官舍清,绕堂鸣涧夜泠泠。
尘埃别后何由见,檐雨三更起坐听。
【注释】:
女几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以产茶而闻名。官舍:官府的房舍。
清:清净,这里指幽静。
鸣涧:涧中有水声如鸣响。泠泠:水声清越的样子。
尘埃(chén):尘土,这里比喻世事。何由见:怎么能够见面呢?
檐雨:屋檐下滴下的雨水,也指夜雨。
三更:一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个小时。坐听:坐着聆听。
赏析:
夏日七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七首,作于天宝三年(744年)至天宝四年(745年)间,时李白任左相,正在蜀郡任上。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村官舍夜景图,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和闲逸生活向往之情。全诗清新隽永,意境悠远,有“诗仙”之名。
第一句:“女几山前官舍清”。这一句描写的是诗人在女几山附近所住的那座山前官邸的景色。“女几山”,即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官舍”,即官员的住所。诗人在这座山前官邸中过着清静的生活,与世无争。
第二句:“绕堂鸣涧夜泠泠”。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山前官邸中听到的夜半时分的溪流之声。“绕堂”,形容溪流环绕着庭院。“鸣涧”,形容溪流的声音如同在涧中回荡。“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清泉流淌一般。
第三句:“尘埃别后何由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开尘世喧嚣后,如何能够再次见到这样的美景。这里的“尘埃”,指的是世间纷扰和世俗之事。“何由见”,意思是怎样才能再见到这样美丽的景色。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
第四句:“檐雨三更起坐听。”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檐雨声时的情境。“檐雨”,指的是屋顶上的雨水。“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古代用十二地支表示时间,三更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的时间。“起坐听”,意思是站起来倾听。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时分,听着檐雨声,感受到自然之美的一种愉悦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山村官舍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闲逸生活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