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庖手有真如,合遣轮人笑读书。
拥褐蒲团深闭目,老人于此有工夫。
【注释】
庖:厨师。真如:指佛经中的般若之经,即“空”的理论。轮人:指《楞严经》中的阿难陀尊者,他是因见佛祖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发悟的人。老人:指作者。工夫:功夫,修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退隐后的自叙诗。诗人以一位隐士的形象出现,借自己的隐居生活来说明自己对名利的看轻。他以佛家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隐居生活,认为读书无非为功名利禄,不如学做厨师,用烹饪之法,烹调出人生的滋味,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首两句说:“须知庖手有真如。”意思是说,要知道厨师(喻指读书人)也有佛家所说的“般若”(“真如”),也就是佛教中的“空”理。佛家讲究的是空性,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要打破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两句话就是表明了作者的佛家思想,也是作者的人生观。
三四句说,“合遣轮人笑读书”,意思是应该把那些只知读圣贤书的人看作是无知之徒。“合”,应当。这里的意思是说,那些只知道读书、不务实际的人,他们是没有资格来谈论什么佛学的。“轮人”,指那些只会念经、不会修行的人。
五六句进一步写诗人的修身养性之道。他说,“拥褐蒲团深闭目,老人于此有工夫”,意思是说,我坐在蒲团上静心修炼,这就是我的“工夫”。这里的“工夫”是指一种修养功夫。“拥褐”是披着粗布衣的意思。“褐”是一种粗毛织成的衣服,这里泛指粗布衣。“蒲团”是僧人坐禅时用的草编垫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作者认为,世俗之人都应抛弃功名利禄之心,像和尚一样专心致志地修炼,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内涵。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