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奇姿云锦囊,故应听法傍禅床。
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

【注释】

牡丹:这里指牡丹花。

天女奇姿云锦囊,故应听法傍禅床。

牡丹,又名“富贵花”,在唐代是皇家御用的花卉之一,因此被称为“天女之花”。牡丹花朵硕大,色彩艳丽,香气袭人,被誉为“国色天香”。牡丹花不仅美丽,而且寓意吉祥,象征着富贵和繁荣。在这里,诗人以牡丹花比喻天女的美丽与高贵,赞美其超凡脱俗的风姿。

牡丹花盛开时,花瓣层层叠叠,犹如云锦般华丽。诗人借用“听法”一词,表达了对牡丹花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的向往。在古代,牡丹花常常被视为佛教的象征之一,因为它代表着清净和慈悲。因此,诗人将牡丹花比作“傍禅床”的天女,暗示了牡丹花与佛教之间的深厚渊源。

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

维摩诘(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又称“维摩居士”,是《维摩义经》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位深谙佛法、具有高度修养的人。他住在拘尸那揭罗国的一座寺庙里,过着隐居生活。在他的居所里,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画中的维摩诘正在打坐冥想。这幅画象征着他的修行和觉悟。

诗人通过“静中独有维摩觉”这一表述,表达了自己在寂静之中独自寻找内心的平和与悟性。这种心境如同在莲花之上打坐,超然物外,不为尘世纷扰所动。诗人用“触鼻惟闻净戒香”这一诗句来形容自己闻到的是清净戒律的芳香,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纯洁和道德高尚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独特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天女的赞美以及对佛教的敬仰之情。牡丹花的美丽和高雅象征了天女的风采,而牡丹花中蕴含的佛教元素则彰显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