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井臼两山间,邻里樵渔尽往还。
兴发登临穷眼界,江南秀色碧云鬟。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登高望远中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秀美。
新堂望樊山:这是第一句,诗人站在新筑的堂楼之上,放眼望去,远处的樊山如美人的秀发般柔美。”望”字表达了诗人对樊山的深情厚望;”樊山”即指樊岭,位于今湖北省大冶县与阳新县交界处,为长江支流之一。
幽人井臼两山间,邻里樵渔尽往还:诗人继续描绘樊山周围的景致。这里的”幽人”可能暗指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他们在樊山的怀抱下过着隐居的生活。而”井臼”则指农家的日常劳作,”樵渔”则是他们的主要职业。”两山间”强调了樊山的雄伟与深远,而”尽往还”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兴发登临穷眼界,江南秀色碧云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登上樊山后的喜悦之情。”兴发”意味着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激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登临”则表明诗人已经到达了山顶。”穷眼界”形容了樊山的辽阔与壮丽。”江南秀色碧云鬟”则是对樊山景色的赞美,将樊山比作美女的秀发,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
赏析:全诗通过对樊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樊山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的”幽人井臼两山间,邻里樵渔尽往还”等语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