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桃李,花落已满地。
摇摇新柳枝,薄荫才可芘。
谁云同一时,荣谢两异意。
由来何足较,要之归一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意思,同时要注重分析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此诗首句写春风拂动桃李,花瓣飘落满地;二句写新柳枝摇摇摆摆,为人们提供荫凉;三至五句写桃李虽同春风而不同凋谢的时间,诗人认为这不值得比较;六句说万物各有其规律,不必去计较。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答案】
译文:
东风吹动桃花和李花,纷纷落尽满地。
柳枝摇曳轻风中,才给游人提供荫凉。
谁道桃李与柳树生长在同一时候,它们的荣枯却是大不相同。
万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不必去计较它们是否相同或相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春天里桃花、李花盛开,纷纷飘落在地上的情景。“东风”是无形无踪的,它吹动着桃李树梢,使它们开放花朵。“东风吹”“桃李”,是点明季节,也是借东风来衬托桃花、李花的繁盛;“已落”“满地”,则点明时令,也是借落叶来反衬桃李花的艳丽。
后两句写柳树枝条柔软多姿,摇曳生春,给行人提供一片阴凉的地方。“摇摇”“薄荫”,写杨柳枝随风摆动的情态,也写出了杨柳枝条细长柔美的姿态;“可芘”即可以遮蔽,“可庇”“可庇”,写出了杨柳枝叶茂盛的特点,也为行人提供了遮阴之处。这两句以景结情,既写了景物,又写出了作者的所感所悟。
三四句写桃李虽然同春风而生,但它们的花期却是各不相同,不能相提并论。“谁云”二字一转,引出下文议论。五六句承上启下,提出问题:桃李花与杨柳枝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却有不同的特点。“何足”二字一跌,说明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很明显的,不必去斤斤计较。最后一句“要之归一致”,表明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这首诗写于元代,当时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许多汉族人民被迫离开故乡到北方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南方生活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