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飘然欲鲙鲈,周南久客意何如。
风悲故国荆榛地,日落空城雉兔墟。
明月捣衣闻洛杵,故人凭雁寄南书。
旅歌辛苦空弹铗,谁念朝盘未食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杂咏,共五首。诗中通过对福昌(今河南洛阳)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时政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第一句:“张翰飘然欲鲙鲈,周南久客意何如。”

“张翰”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士张辽,他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逸民形象。“鲈鱼脍”是指美味的鲈鱼,通常用来形容食物的诱人。这句话表达了张翰因为家乡的美好而想要去享受这美味佳肴的想法。

“周南”指的是古代周朝的首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一带。“久客”表示长时间居住在外。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洛阳这个地方长期生活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

“风悲故国荆榛地,日落空城雉兔墟。”

“荆榛地”是指荆棘丛生的荒芜之地,象征着国家的破败和混乱。“雉兔墟”是指被战火摧毁后的废墟。这句话通过描写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

我们来看第二句:“风悲故国荆榛地,日落空城雉兔墟。”

“风悲故国”与第一句中的“风悲”相对应,这里的“风悲”指的是秋风萧瑟,象征着国家的衰微。“故国”即指曾经繁荣昌盛的国家。“荆榛地”与第一句中的“荆榛地”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破败和混乱。

第三、四句:“明月捣衣闻洛杵,故人凭雁寄南书。”

“明月捣衣”是指女子在月光下缝制衣物的情景。“洛杵”指的是洛阳的石杵,用来捣米制作饼食的工具。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女子们正在月光下辛勤劳作。“故人”指的是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凭雁寄南书”是指借助鸿雁传递书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情绪。

第五、六句:“旅歌辛苦空弹铗,谁念朝盘未食鱼。”

“旅歌”是指旅途中的歌声,这里比喻作者的生活艰辛。“弹铗”是指挥动剑柄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形容作者在艰难困苦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朝盘”是指朝廷的俸禄,这里比喻作者的生活困境。“未食鱼”意味着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为国家效力却得不到相应回报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福祉的关切。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通过对福昌(今河南洛阳)的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时政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而又含蓄隽永。通过对比福昌的自然美景和国家的破败现状,李商隐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李商隐深沉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